第四十四章:名冊易手,祭壇殺局
祈天大典前兩日,東宮內院。
昭昭手中持著一冊祭典禮單,緩步走入東宮祕閣,說是奉太子之命前來過目典儀。實則,是她故意向掌冊太監遞了個「訊號」——她要查的,不是舞儀,而是名冊。
祭天之日,太子將親領百官至南郊設壇,對天陳奏「祈世安康、賜君正命」之辭。凡參典之人,皆需銘刻名姓,存冊入碑。
而這碑,未來便將成為新君登基前的dao德合法xing。
誰的名留榜,誰的名被除——全是信號。
她進入祕閣後,翻開典冊,才幾頁,便已眉心微蹙。
楊鎮國,未列。
當年被誣叛國斬首的父親,至今未昭雪,本應在此以「忠臣遺烈」之名入碑祭祀,卻赫然缺席。
不僅如此,封王府一系,亦只列了小吏數人,主將封十一、將軍沈棠,皆從名單中抹去。
反倒是李修一黨——即太子派系中的六bu尚書、右相、兵bu副都御史之liu——高列於前,冠以「輔政之臣」名目,赫然為立儲舖路。
更驚人的是,新名單已蓋上了太子親章。
她指尖一顫,呼xi幾乎停住。
這不是祭天,是一次政治篩洗。
若碑立之日此冊公示,封王將成「不列忠臣」、沈棠將成「未登正堂」之將,楊家更是永世沉冤不得翻案。
這一場大典,看似禮儀,實則是太子為封后、奪儲前的殺陣。
**
昭昭立於書架之後,靜默片刻,忽地低聲喃喃:
「李修,你還真是……不肯留一點情面。」
她掀開外袍,從衣中取出薄刃小刀,迅速在袖中裁下原始名冊數頁,替換為早備好的昭雪版本副冊。
名冊落筆處,她親自寫下三個名字:
「楊鎮國,封十一,沈棠。」
字跡清晰端正,與舊冊無異,蓋上備妥的空白印章,藏入原位。
zuo完這一切,她回頭看了祕閣一眼,眼神平靜如鏡:
「誰列誰除,我來決定。」
當晚,她寫下一封簡箋,藏於藏香盒底座,由貼shen宮女送出。
落款只有一行:
「冊已換。祈典當日,諸侯列名。封將之時,無需留情。」
信件將直送封王府——七日前夜,殺局將啟。